华夏融媒体产业发展联盟
社会动态

县级如何打造“新闻 +服务”的融媒体平台

摘要:当前新闻媒体领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传统单一的媒体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种环境下,建立“新闻+服务”类型的媒体平台,已经逐渐地成为了媒体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篇文章对这种融媒体平台的发展经验和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选取了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融媒体中心作为研究的实例,分别从三个层面对其运营状况以及发展的趋势展开了系统性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新闻+服务”;融媒体平台;传播


2020年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就对媒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推进媒体之间能够深度融合,将全媒体传播模式进行有效的实施,将新型主流媒体进行做大做强,充分的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那么如何利用好这种模式,从规划当中给出了科学的路径。

一、做强主流舆论阵地

(一)区域化

将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向乡镇、街道进行下沉。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负责是将本地区相关的工作动态和推行政策进行发布,将这些新闻解读的内容向乡镇、街道、社区进行下沉,要不断地关注百姓中所发生的事情,从而能够大幅度调动起县域百姓对其的兴趣。该地区推行的“魅力石屏”APP,在首页设置专门石屏之声、县域动态等贴近于百姓生活的栏目,其涵盖了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内容。

  1. 专业化

要对公共利益给予一定的关注。从新闻的选题方面来看,能够很好的以社会民生作为基础,从大众利益出发,使媒体新闻更具专业化。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中,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相应的服务,始终坚持以本土民生为主,及时发布相关的权威声明,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承担起舆论导向的职责。就拿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实例来说,该中心通过发布公告、通告等宣传方式,将官方最权威的信息及时的发布,同时对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抗疫一线,更好的展现了该地区防疫的成效。

  1. 场景化

采用可视化方式进行报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5G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视频等可视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了主流,媒介消费的主流已经转向了沉浸体验。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工作,一是加大H5、短视频等传播力度,积极地迎合一批年轻受众的喜好。二是打造多媒体新闻,将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真正的让用于“沉浸”于媒体所设置的场景中,让受众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提升用户黏性。


二、整合县域政务服务功能

(一)开办建言资政栏目

该中心开办了建言资政栏目,能够更广泛的收集到民意,拓宽了百姓的表达渠道,真正的掌握人民所需,使舆论监督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该中心利用“魅力石屏”App建立了民生报料端口,并对其运行的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群众提出的每一件事情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从而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将《民生关注》栏目开设在新闻频道,能够更加广泛的关注民生问题,使新闻的重点能够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热点、痛点方面,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从而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

  1. 提供智慧政务服务

该中心参与建设了“智慧城市”,利用微信等平台提供相应的线上服务,将该地区的医疗、教育等政府职能单位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了整合,更便于对接线下政务服务,从而将便民平台打造起来。以该地区“魅力石屏”微信公众号作为讲解实例,建设智慧石屏、导览等相关政务服务,从而更好的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使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1. 开拓智慧党建项目

该中心在开展党建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平台能够更加广泛的宣传党建工作,而且还能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阵地。与党委部门建立良好的对接平台,按照“媒体+”相关要求,一方面能够使党建信息得到更广泛的发布及宣传,另一方面还能够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党建工作,包括党建新闻、管理等。


三、面向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浏览和查询便民信息

该中心充分的利用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使公共资源得到了更科学的聚集,从而能够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浏览和查询信息功能,更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对信息方面的需求。该中心所建立的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经开通一系列信息服务,内容包含了房产买卖、求职等民生服务项目。此外该中心还将当前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运用大数据平台将当地特色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了起来,使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百姓提供更加多元、高效的服务。

  1. 打通壁垒办理民生业务

该中心能够将党政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各部门之间的壁垒打通,提供支付、挂号等民生服务,使数据得到**限度的共享。例如,利用“魅力石屏”App能够提供疫情防控、党建等相关项目,用户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预防接种等事项。

  1. 组织策划公共活动

该中心还能够有效的组织线上与线下开展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而且还能够广泛的宣传主流价值观。利用“魅力石屏”App开展了如“杨梅节”、“云上”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使得当地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振兴与繁荣。


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构建县域治理网络生态体系

(一)多元主体构建县域治理网络

该中心所打造的县域治理网络主要涵盖了党政机关、媒体等多元力量,这样作的好处就是能够**限度的实现统一社会与经济效益。具体如下,一是能够将各类县域媒体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智能传播平台,主要用于发布新闻,做好舆论媒体导向;二是党政机关可以利用此平台及时地发布相关政策信息,解读相关的政务;三是企业等市场利用此平台能够更好的宣传自己的品牌,利用线上进行直播卖货,从而使县域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四是社会力量利用此平台更便于参与讨论社会公共议题,使社会治理更加的民主化。

  1. 复合型联动打造县域治理体系

在构建县域治理网络的过程中,多元主体采用联动方式能够参与到当地的公共事务治理中,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形成民主、开放的治理模式。具体来说,一是要保持互动状态,设置相应的议程,以政府政策作为讨论的议题,不断地做好民生报道,使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二是采取多方协商的方式来服务于民生,根据用户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来进行不断完善;三是相互配合使服务的范围不断地扩大,推进用户与各职能部门数据库之间的对接,彻底的将数据壁垒打通,将大数据融合平台建立起来,使业务范围得到**限度拓宽。

  1. 下沉基层提升县域治理精细度

该中心利用智能传播平台能够实现对社会力量的积极引导,不断地对街道、社区服务和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使治理精细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是在该平台中设立相应的链接,发布新闻、通知等相关信息,建立社区群;二是政务服务要进一步下沉至街道社区,将审批、社会治理、社区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机融合,利用该平台提供信息的查询、解读政策等服务;三是收集医疗、文化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相应的便民服务;四是积极的引进新商业平台入驻,建立商家诚信体系,打造生活消费圈。


五、结语

县级融媒体融合要纵向发展,将媒体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这也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把握建设的核心要点,探索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