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成效之一丨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市示范园创新融合发展模式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争做产业领头羊兴仁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兴仁城市西南部,示范园以薏仁米一二三产融合为主导,着力发展多业态复合型的薏仁产业示范园,是国家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引领带动下,兴仁市紧紧围绕“薏仁米”这一特色支柱产业,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全面提升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对脱贫攻坚的贡献率和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力,兴仁薏仁米产业规模稳定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效益大幅提高。 兴仁市薏仁米生产基地。 坚持科学规划,机制创新。按照“高点站位、立足整体、协调区域、一体发展”思路,科学制定示范园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业态融合,形成“一核、两镇、三片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功能配套、环境协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立健全薏仁米加工市场机制、薏仁米监管保护机制,创新商品基地经营管理模式和仓单质押模式,全面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动力;将薏仁米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示范园发展。制定考核办法,强化督促考核,为示范园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一业主导,全链发展。以薏仁米产业为主导,将农业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与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等协同推进,大力发展薏仁米全产业链。2022年,兴仁市薏仁米种植面积达到了29.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以上,预计产量达8.26万吨。建成了薏仁米工业园区,汇聚周边县(市),云南、广西等地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薏仁米。目前,兴仁市现有薏仁米企业423家(其中规上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45万吨,从事加工、销售人数近2万人。兴仁薏仁米系列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港澳台地区,出口韩国、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薏仁米产业综合年产值50余亿元,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另外,以城镇功能配套建设为载体,围绕薏仁米产业,全力打造“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产城相融”绿色生态经济区。 坚持科技创新,品牌引领。园区薏仁米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薏仁食品(保健品)、薏仁药品、薏仁化妆品、薏仁日用品等产品123种,先后获产品发明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正在受理审核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同时,注重提升兴仁薏仁米品牌影响力,兴仁薏仁米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百强农业区域品牌、中国好粮油、中国好品质等称号。2021年,“兴仁薏仁米”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清单,2022年,兴仁市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薏苡)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兴仁薏仁米荣获“2022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薏仁米饮料产品。 完善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金融+城镇+移民”发展模式,成立贵州供销惠农薏苡实业有限公司,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建设薏仁米标准化种植基地,实行调控收储。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后,合作社再同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产品质量,稳控收购价格,保护薏农权益,增加薏农收入。同时,建设完善观光、康养、娱乐、餐饮、酒店、温泉、会展、教育、医疗、电商、众创、金融、民宿等配套设施,提供就业创业平台。截至2022年底,兴仁市从事薏仁米种植农户约4万余户、人口16万余人,其中脱贫户近1万户4.6万人,占脱贫户总人口的48%,薏仁米产业在脱贫户年收入中占比27.7%,户均薏仁米种植收入达15000元以上。薏仁米加工业带动农户创业就业人口达6150人。围绕薏仁米发展的第三产业通过商贸、旅游、文化、电商、康养等带动就业人口1.1万余人、创业110余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