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入泉。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大港。
绍兴市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 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 **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大同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陪都,境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北岳恒山、大同长城、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等 。
承德 旧称“热河”, 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位于长江北岸,江苏省中部。秦置广陵县。汉朝曾在这一带建立江都国、广陵国。古代的扬州辖境或大或小,但都是一个行政区的名字,并不专指一城。隋以前扬州的治所或在今和县,或在今寿县,或在今南京,隋始以江都县为扬州治所。扬州、广陵、江都这三个地名,此后就都指今扬州于今扬州。古城在今城西北的蜀岗上。从春秋吴王夫差筑邗城起,到唐代扬州,都在这地方,以后才移到今扬州市的所在。扬州是大运河和长江的会合点。...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贯境内,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荡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胜概。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因原为吴地,故名吴县。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盖当时江南风俗颇尚武勇,与后世绝异。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东岸地)为吴郡,以吴为治所。汉末孙策、孙权初据江东,亦以吴为驻...
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秦于灵隐山(本虎林山,唐改武林山)下置钱唐县,其时今杭州市区还是浅海湾,西湖也还没有形成。汉时,海湾逐渐缩小,华信筑了一道堤坝,隔开海水,西湖才开始形成。以后,钱唐县亦由武林山下迁往西湖以北。杭州之名始于隋朝,治所先在余杭,继而移往钱唐。杭州的“杭”就从“余杭”而来。大业六年(610年),江南运河完工,杭州地处大运河终点,地位日趋重要。唐朝中叶以后,杭州已为东...
开封地处中原,战国为魏都大梁(实在今开封西北),北周时因城临汴水,始有汴州之名。五代梁、晋、汉、周与北宋均建都于此。后梁开平元年(906年),称开封府。后晋天福三年(936年)建号东京。金称南京。贞佑二年(1214年),金宣宗迁都南京,汴梁又为金末的都城。开封为国都的历史,与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相比,确有逊色。然魏大梁与宋东京这两段历史,却很有光彩和特色。战国魏惠王九年(前361年),自安...
南京,在江苏省西南部,东倚钟山(紫金山),西踞石头山(清凉山),相传诸葛亮“钟阜龙盘,石城虎踞”之语,即指此而言。长江自西南而东北,然后奔腾东流。秦淮河从东南面的秣陵关北上,从东向西,穿过南京市区的南部,汇入长江。战国时,楚灭越,在清凉山置金陵。秦汉为秣陵县。汉末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自京(今江苏镇江)移治秣陵。次年,改称建业,并于清凉山建石头城。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黄河以南,周围是一片山环水绕的小平原。东南有伊、洛二水。伊水北岸有龙门山,更北为洛水。湛、涧二水从西北面南流,注入洛水。北面又有邙山,处于黄河与洛城之间。从中原形势来看,洛阳的地位西邻关中,东望洛阳建城,始于西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洛”原作“雒”,曹魏改),筑王城、成周二城。王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西濒涧水,成周城在东,即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之东。公元前770年,平王...